飞来览胜 其一

万仞峰头一振衣,孤松苍翠欲成围⑴。
干霄壁峡何年劈,绕杖浮云万壑飞。
涧竹每于声律细,僧居多傍石林扉。
银河好向津头问,忽听疏钟报晓晖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高山之巅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充满豪迈与禅意。

开头两句写作者站在万丈高峰上整理衣衫,眼前是一棵苍翠的孤松,仿佛要将他环绕。这里用"振衣"这个动作,既表现山风之大,也暗含抖擞精神的意思。孤松的意象既显出山势之高,也暗示作者的孤高情怀。

三四句继续写景:笔直的山崖像是被斧头劈开,云雾在脚下山谷间流动。这里用"干霄"形容山崖之高耸入云,"绕杖"二字特别生动,把云雾写得像是有生命一般缠绕着登山者的手杖。

五六句转入听觉描写:山涧边的竹子随风发出细碎声响,僧人的住所紧挨着石林而建。这两句从视觉转向听觉,"声律细"三字把竹声比作精妙的音乐,而僧居与石林的搭配更添几分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作者想向银河打听渡口的方向(暗含追求理想之意),却突然听到晨钟报晓。这个转折很妙,从浪漫的银河幻想回到现实的晨钟声中,暗示人生追求与当下感悟的结合。

全诗通过高山、孤松、云雾、竹声、僧舍等意象,营造出一个既壮阔又幽静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既向往高远理想,又珍惜当下感悟的复杂心境。特别是最后"疏钟报晓晖"的结尾,让整首诗在壮游之余又回归平和,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