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农田水利工程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官员的责任担当。
前两句"闸堰高低注子渠,桔槔分置灌春畬"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农田灌溉场景:高低错落的水闸将河水引入支渠,随处可见的汲水工具"桔槔"正在浇灌春耕的田地。这里通过"高低""分置"等词,展现了水利系统的精密布局。
后两句"有司长此斯民福,莫或徒供一览予"笔锋一转,表达了对官员的期许:希望管理者能长期保持这样惠民的水利工程,不要只做表面功夫供人参观。其中"长此"强调持之以恒,"徒供一览"暗讽形式主义。
全诗亮点在于将实用工程与为政之道巧妙结合:既赞美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智慧,又通过水利工程这个载体,传递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执政理念。诗人用具体的灌溉场景,隐喻了官员应当像水利系统一样,实实在在地滋养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