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感怀二首

前朝官政似无端,袁泽先生百日还。
堪愧崇阳九河客,明时不敢自归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古代官员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感受。

第一句"前朝官政似无端"说以前的官场规矩让人摸不着头脑,透露出对官僚体系的不满。第二句"袁泽先生百日还"用具体例子说明,连袁泽这样的人物都只做了短短一百天官就辞职,暗示官场不好混。

后两句转向自我反思。"堪愧崇阳九河客"是说自己比不上那些隐居的贤人,感到惭愧。"明时不敢自归山"最耐人寻味:明明生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却不敢像古人那样辞官归隐,道出了古代读书人的两难处境——既向往自由,又放不下功名。

全诗短短四句,把古代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写得淋漓尽致:他们看透了官场的虚伪,却又无法彻底脱离;向往隐士的生活,却终究舍不下世俗的功名。这种"想走又舍不得"的心态,到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职场人的共鸣。

张咏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