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司户改官东归
江西黄郎中,有声满天宇。
于菟老岩穴,晚出彪更怒。
三十补州掾,勇往不辞苦。
首尾庚申年,所事七府主。
不惟吏事知,竞以文学许。
飞章不停剡,礼幣争罗取。
前年开科场,小试便更举。
四海张南轩,人訾公独与。
平生中庸篇,口诵心复睹。
官满贳金归,囊无一钱处。
傅家有风烈,真不愧此父。
阿戎更奇俊,邂逅得佳侣。
三年下陈榻,内省愧参鲁。
出言每不忌,逆耳终无拒。
反兹号畏友,不独赦狂督。
乃知君子心,未易见涯浒。
若令到天阙,定合簉鵷羽。
为邦固常法,有用必超补。
人情重离别,临路各凄楚。
远客见归人,惊心念乡土。
秋风楚江岸,吾亦辨归橹。
期公父子来,同看西湖雨。
于菟老岩穴,晚出彪更怒。
三十补州掾,勇往不辞苦。
首尾庚申年,所事七府主。
不惟吏事知,竞以文学许。
飞章不停剡,礼幣争罗取。
前年开科场,小试便更举。
四海张南轩,人訾公独与。
平生中庸篇,口诵心复睹。
官满贳金归,囊无一钱处。
傅家有风烈,真不愧此父。
阿戎更奇俊,邂逅得佳侣。
三年下陈榻,内省愧参鲁。
出言每不忌,逆耳终无拒。
反兹号畏友,不独赦狂督。
乃知君子心,未易见涯浒。
若令到天阙,定合簉鵷羽。
为邦固常法,有用必超补。
人情重离别,临路各凄楚。
远客见归人,惊心念乡土。
秋风楚江岸,吾亦辨归橹。
期公父子来,同看西湖雨。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黄司户的官员的故事,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1. 人物形象
黄司户是个有才华又正直的官,像只老虎一样有魄力("于菟"是老虎的意思)。30岁就当上州官,工作拼命,连续伺候过七任上司,不光会当官,文采也特别好,写的奏章总能被朝廷采纳。
2. 品格描写
这人特别清廉,当官多年回家时口袋空空("囊无一钱处")。他爸爸也是清官,儿子(阿戎)更优秀,父子俩都是人才。他性格直爽,敢说真话,虽然话难听但大家反而敬重他。
3. 职场际遇
本来科举考试能考得更好,但只小试牛刀。他和名人张南轩关系好,别人都嫉妒。诗人觉得他要是去京城,肯定能当大官("簉鵷羽"指当高官像凤凰一样)。
4. 离别场景
最后写送别时的伤感:秋风吹着江岸,诗人看着朋友回乡,自己也想家了。约好等他们父子再来,一起在西湖看雨——这个结尾特别温馨,用西湖雨景暗示友谊长存。
全诗亮点:
- 用"老虎"比喻人物性格,生动形象
- "口袋空空"的细节突出清廉品质
- 最后"看西湖雨"的约定,比直接说"再见"更有诗意
- 全篇都在夸人,但通过具体事例来说,不显得假大空
简单说,这就是首夸同事的诗,但夸得高级:既说工作能力,又说人品家风,最后用风景结尾,让人记住这个清官朋友的温暖形象。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