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司马温公诗集有和邵尧夫年老逢春三首各以本题四字起句有感于中辄仿而和之 其一
年老逢春人共咍,小园日涉去仍回。墙边槐树谁家种,篱外桃花特地开。
冰到泮时终在沼,石依阴处自生苔。折腰最苦无筋力,欲和渊明归去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老年人对春天的感受,既有对生命的感慨,也有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说,老年人遇到春天,别人都觉得好笑(因为年纪大了还像年轻人一样感受春天),但诗人自己却每天不厌其烦地在自家小花园里散步。这里用"去仍回"三个字,生动地写出了老人散步时慢悠悠、来回踱步的样子。
中间四句是诗人散步时看到的景物:墙边的槐树不知道是谁种的,篱笆外的桃花却开得特别灿烂。池塘里的冰开始融化,但终究还是在池塘里;背阴处的石头上自然长出了青苔。这些描写看似平常,其实暗含深意——槐树不知主人,暗示世事无常;桃花"特地开",好像专为诗人而开,显得格外珍贵;冰终究化在池中,石头自然生苔,都在说万物都有其自然规律。
最后两句直接抒发感情:诗人说自己老了,腰都弯不下去了,真想学陶渊明辞官归隐,过闲适的生活。"折腰"既指身体衰老,也暗指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整首诗语言朴实,通过日常小景写出老年心境,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又有顺应自然、向往田园的豁达。诗人把深刻的感悟藏在寻常景物中,读来亲切自然,让人感受到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