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汉初名将英布的墓,通过回顾他的一生,表达了历史沧桑和英雄落幕的感慨。
首联"奋迹骊山事已虚,一生刑王意何如"说英布早年是骊山刑徒出身,后来封王拜将的辉煌已成往事。用"事已虚"三字点出功名富贵的虚幻。
颔联"去留楚汉兴亡际,倔强韩彭斧锧馀"写他在楚汉之争中反复摇摆,最后和韩信、彭越一样难逃被杀的命运。"倔强"二字既说性格,也暗示悲剧结局。
颈联"下计已教归掌握,间行生悔为驱除"讲他最后采用下策造反,结果兵败被杀。"生悔"二字透露出诗人对他的同情。
尾联"淮南尚有遗封在,寂寞谁为吊废墟"以眼前荒凉的墓地作结,说虽然他的封地还在,但如今已无人来凭吊。用"寂寞"二字道尽英雄身后的凄凉。
全诗通过英布的一生,写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语言平实但意味深长,让读者感受到即使再厉害的英雄,最终也逃不过时势的捉弄。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