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晚晴台登高

台为登高面落霞,蓟门山色晚晴赊。
关河风度长城雁,节序霜回小院花。
南陌咫天如杜曲,东篱终古是陶家。
衰迟醉舞秋镫下,颠倒茱萸插鬓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登高望远的场景,充满秋日特有的苍劲与洒脱。诗人站在高台上,眼前是绚烂的晚霞和蓟门山色,秋风吹过长城的雁群,院子里菊花顶着寒霜绽放。远处南边的田野让他想起杜甫诗中描写过的杜曲风光,而东篱的菊花则永远带着陶渊明式的隐逸情怀。虽然自己年纪大了,动作不再灵活,但依然醉醺醺地在秋灯下跳舞,把茱萸歪歪斜斜地插在鬓边——这种略带笨拙的狂欢,反而更显出一种不服老的豪迈。全诗把秋景的壮美、历史的厚重和人生的豁达完美融合,特别是最后那个醉舞插茱萸的生动细节,让读者看到一个既感慨时光流逝,又依然热爱生活的可爱老人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