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峡山遭遇狂风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险恶与人世百态。
前两句用"黄牛白马"形容激流中翻滚的浪花,"盲飙"(瞎眼的狂风)的拟人化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渡江的凶险。三四句通过"一榻"(一张床)的微小与"千山"的宏大对比,突显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无助,浪涛仿佛能把整座山都撼动。
五六句笔锋转向社会现象:豪商为利益争抢捷径,阴险小人因私心故意刁难。这里用"阴鬼"暗喻奸诈之徒,暗示人世间的险恶不输自然风浪。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宁静画面:邻居农家的柴门悠闲地关着,太阳高高挂起。这与前文的惊险动荡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作者对简单安稳生活的向往——在动荡的世道里,平凡反而成了最难得的幸福。
全诗妙在将自然风暴与社会现实双线交织,最终用"田舍稳"的温馨画面点题:人生真正的从容,不在于争抢,而在于知足常乐。这种从惊险到平静的情绪转换,让读者在反差中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