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诗和上若韵 其一

摩天渐陆一秋鸿,物我由来事不同。
作吏漫誇龚北海,著书曾学董胶东。
那知工拙分齐瑟,莫为存亡问楚弓。
几亩黄花三径竹,尽教残日付樽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首联"摩天渐陆一秋鸿,物我由来事不同"——开篇用秋日高飞的大雁自比,暗示自己像鸿雁一样远离尘嚣。后句点明人与外物本质不同,暗含不愿被世俗规则束缚的态度。

颔联"作吏漫誇龚北海,著书曾学董胶东"——借用两位历史名人典故:龚遂(北海太守)代表政绩卓著的官员,董仲舒(胶西相)代表著书立说的学者。表面说羡慕他们的成就,实则用"漫誇"(空谈)二字透露对这些虚名的看淡。

颈联"那知工拙分齐瑟,莫为存亡问楚弓"——用两个典故表达豁达:齐瑟(古琴)弹得好坏不必计较,楚弓得失不必挂怀。强调人生不必过分在意成败得失。

尾联"几亩黄花三径竹,尽教残日付樽中"——描绘理想生活图景:在菊花竹林中饮酒度日,让夕阳余晖都融化在酒杯里。这是全诗主旨的落脚点,展现返璞归真的生活追求。

全诗精髓在于:通过自然意象与历史典故的对比,展现了一种超越功名利禄、回归本真的人生智慧。就像现代人常说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诗人选择放下世俗评判标准,在简单自然中寻找生命真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