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岭谒张曲江祠
东山西山云气濛,马前忽见青巃嵷。
不知梅关突兀在,何许绝顶尚有人烟通。
赣南诺山颜尽赭,奔走荒原乱如马。
天教留此作崇墉,瘴烟隔断苍梧野。
曲江相国命世英,作事能使山神惊。
不然螺旋山磴二百里,啖荒万里无人行。
桄榔叶密天欲雨,古寺空垣走饥鼠。
一代宗臣济世心,千年祠庙荒山主。
庙前梅花三百株,花时气压蛮云粗。
相公风度犹想见,令人不忆孤山逋。
南来奉使六千里,眼见云山几如此。
攀崖缘壁不须惊,岭南风物故乡情。
归时正及南枝发,待向祠堂餐玉英。
不知梅关突兀在,何许绝顶尚有人烟通。
赣南诺山颜尽赭,奔走荒原乱如马。
天教留此作崇墉,瘴烟隔断苍梧野。
曲江相国命世英,作事能使山神惊。
不然螺旋山磴二百里,啖荒万里无人行。
桄榔叶密天欲雨,古寺空垣走饥鼠。
一代宗臣济世心,千年祠庙荒山主。
庙前梅花三百株,花时气压蛮云粗。
相公风度犹想见,令人不忆孤山逋。
南来奉使六千里,眼见云山几如此。
攀崖缘壁不须惊,岭南风物故乡情。
归时正及南枝发,待向祠堂餐玉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前往大庾岭拜谒张曲江祠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开头几句写景:诗人看到东山和西山被云雾笼罩,忽然在马前出现高耸的山峰。他不知道梅关在哪里,但惊讶于山顶竟然还有人家。这里通过云雾和山峰的对比,突出了山势的险峻和神秘。
接着写赣南的山色荒凉,山石呈现赭红色,像一群奔跑的野马。诗人感叹这是天意留下的屏障,隔断了南方的瘴气。这里用生动的比喻,写出了山势的荒蛮和壮观。
然后转入对张曲江(唐代名相张九龄)的赞颂:他是当世英杰,连山神都为之惊叹。如果不是他开凿山路,这荒山野岭根本无人能行。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张九龄的功绩。
接下来写祠堂的荒凉景象:桄榔树叶茂密,天要下雨,古寺破败,老鼠乱跑。诗人感慨一代名臣的济世之心,如今只剩荒山中的祠堂。这里用萧条的环境反衬张九龄的伟大。
最后写祠堂前的梅花盛开,气势压倒了南方的乌云。诗人仿佛还能感受到张九龄的风度,甚至忘记了著名的隐士林逋。他走了六千里路,看到这样的云山,攀爬险峰也不害怕,因为岭南的风物让他有故乡之情。他期待回程时梅花开放,要在祠堂前欣赏这如玉般的花朵。这里用梅花象征张九龄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诗人的敬仰和怀念。
全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破败的祠堂对比,突出了历史人物的伟大,也抒发了诗人的怀古之情。语言生动形象,感情真挚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