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西湖一带的风景和民间传说,充满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前两句"山到婆留城下平,桥从庆忌塔前横"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西湖周边的地理环境:山势在婆留城附近变得平缓,桥梁横跨在庆忌塔前。这里的"婆留城"和"庆忌塔"都是当地有名的古迹,诗人通过这两个地标,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西湖的历史氛围中。
后两句"郎家侧近水仙庙,可识水仙王姓名"转向写人,用俏皮的语气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诗人以女子口吻问道:你家就在水仙庙旁边,可知道水仙王叫什么名字吗?这里的"水仙王"是西湖民间信仰中的神灵,诗人通过这个日常对话,既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信仰,又暗含了女子对情郎的试探和挑逗。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将西湖美景与市井生活巧妙融合,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趣。特别是最后那个俏皮的问句,让整首诗顿时活泼起来,展现了民间诗歌特有的生活情趣。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