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书亭偶然作九首 其五 (丙子)

槿花本与佛桑同,也向篱边吐白红。
试待来年根尽活,编成著色短屏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槿花在篱笆边绽放的日常景象,却透露出对生命循环与人工美化的思考。

前两句用"本与佛桑同"点明槿花的普通属性,就像邻居家的花一样常见。"吐白红"这个动作描写特别生动,把花朵开放比作吐露色彩,让静态的花有了生命力。

后两句突然跳转到未来计划:等明年花根完全成活后,要把它们编成彩色屏风。这里藏着两层巧思:一是对植物生长规律的尊重(要等根长好),二是将自然之美转化为生活艺术(编屏风)。诗人把种花这件小事写出了仪式感,从欣赏野趣到主动创造美,展现了中国文人"取之自然,高于自然"的生活美学。

全诗语言像聊天般自然,却在平凡事物中发现了诗意,教我们学会观察身边草木的生长节奏,并用创意点缀日常生活。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