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十虫吟 其四

虫有齧菊羊,齧脑脑则死。
人谓食且尽,细察理不尔。
微躯细于蝇,玄甲而利嘴。
顶上一粟红,鲜明大如虮。
方当四五月,苗盛新怒起。
上下截其茎,于中寄生子。
脑瘁子乃成,分枝从此始。
种菊须摘脑,不摘分披靡。
理有损而益,未用分愠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虫子吃菊花的自然现象,讲了一个"有损才有益"的生活哲理,写法很接地气。

开头说有种叫"齧菊羊"的小虫,专门咬菊花顶端的嫩芽(古人把植物嫩芽叫"脑")。人们以为虫子会把菊花吃光,但仔细观察发现不是这样。这种虫子特别小,黑壳尖嘴,头顶有个小米大的红点。

重点在中间部分:四五月份菊花猛长时,虫子把菊茎咬断,在断口处产卵。被咬过的菊花虽然顶端枯萎(脑瘁),但反而从侧面长出更多新枝。老花农都知道种菊花要摘掉顶端嫩芽(摘脑),不摘的话反而会长得乱七八糟。

最后四句是点睛之笔:就像修剪能让植物长得更好,人生有时候看似是损失,实际可能是转机。没必要为一时得失太过高兴或生气。诗人用种菊花的常识,把"塞翁失马"的道理讲得特别生动,让人一看就懂。

舒岳祥

(1236—?)台州宁海人,字舜侯,一字景薛。理宗宝祐四年进士。仕终承直郎。尝以文见吴子良,子良称其异禀灵识,如汉之贾谊。后以文学名。宋亡不仕,避地奉化,与戴表元友善,表元之学,得力于岳祥为多。尝读书于阆风台,人称阆风先生。著述统名《阆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