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再至大连斥去旧居将归有述(乙亥)

辽海宁吾土,中吴寄此翁。
应怜六尺影,不庇数株松。
供世无媸骨,窥天有醉容。
归舟在明日,冥想浪千重。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即将离开大连旧居时的心情,充满对漂泊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前两句"辽海宁吾土,中吴寄此翁"直白地说:大连(辽海)不是我的家乡,我这个江南(中吴)来的老人只是暂时寄居在此。用"寄"字点明自己客居他乡的处境。

三四句"应怜六尺影,不庇数株松"很形象:我这个六尺之躯的人,连几棵松树的荫凉都享受不到。表面写住处简陋,实际暗含人生困顿、无处安身的辛酸。

五六句"供世无媸骨,窥天有醉容"展现矛盾心态:虽然活在世上没有媚俗的骨头(保持骨气),但看世界时总带着醉眼(借酒消愁)。这两句把知识分子的清高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归舟在明日,冥想浪千重"最动人:明天就要坐船回家了,但心里想的却是重重波涛。这里的"浪"既是真实的海浪,也象征人生路上的重重困难,把离愁别绪和前途未卜的忧虑都融进了滚滚浪花中。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每个漂泊者都懂的感受:异乡的孤独、生活的艰难、归途的忐忑。最妙的是把抽象的情绪都化作具体可感的形象——松荫、醉眼、海浪,让读者能真切体会到那份沉重又复杂的心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