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邸感怀三十二韵

身世艰虞里,乾坤惨澹时。不才耽薄禄,冷官滞京师。

日驭瞻穹朗,云程历险巇。匡君惭汲戆,违众慕梁噫。

帝载高元默,民生怆殿㕧。人方游泰宇,祸忽起潢池。

天狗星飞焰,蚩尤雾展旗。负嵎谋尚浅,出柙蔓方滋。

巨险长江失,重城列郡隳。罴无当道卧,士有执冰嬉。

庙略徒中制,援兵总后期。馋蛟狂喋血,哮虎惨舆尸。

上相谋猷拙,司农馈饷疲。九州几兀臬,千里一疮痍。

供职趋华盖,簪毫上赤墀。分甘躬偃蹇,坐闵俗浇漓。

嗣主钦明圣,元臣竞委蛇。门开延众枉,屈润隐高赀。

窃位臧文仲,为卿子叔疑。患生忧得失,智绌混公私。

潢涊登三事,灰颓任百司。乱源深蕴结,天步怯撑持。

宿将畴堪倚,通侯谩公欺。急应分玉石,慎勿计刀锥。

虎翼摩云横,旄头落箭迟。经纶期管葛,吁咈望皋夔。

朴讷予滋恧,迂疏众共嗤。买山乖夙愿,恋阙耿忧思。

横草心空壮,挥戈力未衰。会看诛猰貐,奚暇问狐狸。

痛哭长沙策,悲歌杜老诗。煌煌开国业,八柱蛩鸿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身处乱世的官员对时局的深刻反思和忧国忧民之情的真实写照。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1. 个人处境与时代背景(开头到"冷官滞京师")
诗人开篇就点明自己身处艰难时世,虽然官职卑微却仍留在京城。这里透露出一种无奈——明知官小力微,却仍想为国家尽一份力。

2. 国家危亡的惨状("日驭瞻穹朗"到"千里一疮痍")
用大量生动的比喻描绘战乱景象:
- 把叛乱比作"天狗星飞焰""蚩尤雾展旗"(古代凶兆)
- 批评军队像"执冰嬉"(玩冰游戏)般无能
- 用"馋蛟狂喋血"形容敌军残暴
- "九州几兀臬"说全国动荡不安
这些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到当时国家的危急状况。

3. 朝廷腐败的批判("供职趋华盖"到"天步怯撑持")
诗人痛斥官场乱象:
- 官员们阿谀奉承("竞委蛇")
- 贪官污吏当道("门开延众枉")
- 像"臧文仲""子叔疑"这样的奸臣窃居高位
- 朝廷决策混乱("患生忧得失")
这些直白的批评显示出诗人的正直和勇气。

4. 忧国情怀与自我期许("宿将畴堪倚"到结尾)
在失望中仍抱有希望:
- 呼吁分清忠奸("急应分玉石")
- 期待出现管仲、诸葛亮这样的贤臣
- 自谦能力有限("朴讷予滋恧")
- 但报国之心不减("横草心空壮")
最后以贾谊、杜甫自比,表达对复兴国家的渴望。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
1. 画面感强烈:通过"哮虎舆尸""千里疮痍"等意象,让读者仿佛看到战火中的破碎山河。
2. 批判力度大:直接指责朝廷"谋猷拙""馈饷疲",这在古代诗歌中很少见。
3. 情感真挚:从"痛哭""悲歌"等词能感受到诗人撕心裂肺的忧国之情。

这首诗的价值在于:
- 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珍贵的历史见证
- 展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
- 其描述的官场腐败问题至今仍有警示意义

普通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一个正直文人在国家危难时,那种既愤怒又无力,却仍不放弃希望的复杂心境。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