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筵讲诗彻章进诗
圣主承丕祚,于今岁几迁。
昭回光饰物,刚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当阳独揽权。
诛锄及共鲧,擢任列闳颠。
曩日方谋始,宸心最急先。
未遑亲政理,首务辟经筵。
恭俭甘卑室,尊严拱细旃。
昼居勤已甚,坐侍礼无前。
讲彻诗三百,时逢运半千。
诸儒深诵说,六义极摩研。
俯阅毛公传,旁参郑氏笺。
慨寻中古意,重是素王编。
旧本三千首,终存十二篇。
虽遭煨烬厄,所赖咏歌全。
开迹因农事,安民在井田。
成功时迈酌,兴业大明绵。
东国思平赋,南山乐得贤。
艰难由后稷,劳来美周宣。
起自绍熙载,迨兹嘉定年。
关雎从肇彼,殷武遂终焉。
宠数传中旨,恩光被迩联。
神文期继踵,元祐信齐肩。
内厩颁云骑,雕鞍绚锦鞯。
茗分龙焙品,香拂御炉烟。
众俊咸宣力,孤生亦备员。
少时曾学依⑴,老去未忘筌。
纳禄诚休矣,归耕久晏然。
锋车俄促召,梓里谓登仙。
词禁容挥翰,天官命典铨。
岂知侵莫境,重得侍甘泉。
朽质何能报,孱躯殆欲捐。
尚思求谲谏,海岳效尘涓。
昭回光饰物,刚健位乘乾。
善治新更化,当阳独揽权。
诛锄及共鲧,擢任列闳颠。
曩日方谋始,宸心最急先。
未遑亲政理,首务辟经筵。
恭俭甘卑室,尊严拱细旃。
昼居勤已甚,坐侍礼无前。
讲彻诗三百,时逢运半千。
诸儒深诵说,六义极摩研。
俯阅毛公传,旁参郑氏笺。
慨寻中古意,重是素王编。
旧本三千首,终存十二篇。
虽遭煨烬厄,所赖咏歌全。
开迹因农事,安民在井田。
成功时迈酌,兴业大明绵。
东国思平赋,南山乐得贤。
艰难由后稷,劳来美周宣。
起自绍熙载,迨兹嘉定年。
关雎从肇彼,殷武遂终焉。
宠数传中旨,恩光被迩联。
神文期继踵,元祐信齐肩。
内厩颁云骑,雕鞍绚锦鞯。
茗分龙焙品,香拂御炉烟。
众俊咸宣力,孤生亦备员。
少时曾学依⑴,老去未忘筌。
纳禄诚休矣,归耕久晏然。
锋车俄促召,梓里谓登仙。
词禁容挥翰,天官命典铨。
岂知侵莫境,重得侍甘泉。
朽质何能报,孱躯殆欲捐。
尚思求谲谏,海岳效尘涓。
现代解析
这首《经筵讲诗彻章进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写给皇帝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用现代话来说,相当于一份"工作汇报+感恩信"。全诗核心是歌颂皇帝重视文化教育,同时表达自己作为臣子的忠诚。
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理解:
1. 夸皇帝部分(开头到"首务辟经筵")
诗人先吹捧皇帝登基后的政绩,说他刚健有为、善用人才(用古代贤臣闳夭、颠颉作比喻),特别表扬皇帝一上任就开设"经筵"(皇帝的学习课堂),把文化教育放在首位。
2. 上课场景描写("恭俭甘卑室"到"六义极摩研")
生动描写皇帝上课的认真态度:住在简朴的宫殿,白天勤奋学习,坐着听讲时特别守礼。重点讲《诗经》研读过程,说皇帝带着大臣们深入研究三百篇诗歌,考察毛亨、郑玄等古人的注解。
3. 讲《诗经》的意义("俯阅毛公传"到"劳来美周宣")
这里用《诗经》比喻治国之道。说虽然秦始皇焚书坑儒,但《诗经》通过口口相传保存下来。诗中提到的"井田制""周宣王"等,都是借古喻今,暗示皇帝要像古代明君一样重视农业、任用贤才。
4. 自己的工作汇报("起自绍熙载"到最后)
诗人交代自己从绍熙年间到嘉定年间的工作历程,谦虚地说自己能力有限("朽质何能报"),但会继续尽忠职守。最后用"海岳效尘涓"的比喻,说自己的贡献虽小如尘埃水滴,但会像山海一样坚定不移。
这首诗的亮点在于:
- 把枯燥的政务汇报写成优美的诗歌
- 用《诗经》研究比喻治国理政,显得很文雅
- 既拍皇帝马屁又不露骨,比如夸皇帝上课认真、生活简朴
- 最后表达忠心时很得体,既谦虚又坚定
本质上,这是古代高级官员写给皇帝的"工作述职+表忠心"的诗歌版,展现了宋代文臣如何用文学手法处理政务文书。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