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莫与伦

三顾无人忆草庐,藻江文海竟何如。
马卿早已羞逢掖,狗监谁能荐子虚。
旷达嗣宗贫嗜酒,清高元晏老耽书。
南州人物今如许,深惜霜林一夜疎。

现代解析

《挽莫与伦》这首诗是为悼念一个叫莫与伦的朋友而作。诗中通过多个历史人物的典故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三顾无人忆草庐”,这里的草庐指的是隐居的地方,比喻的是无人再想起莫与伦的隐居生活。这里暗示莫与伦曾有过隐逸的生活,但现在已经没有人记得了他的隐居。

第二句“藻江文海竟何如”,藻江是指诗文的精华,这里说莫与伦在诗文方面到底如何,却无人可以评价了。这表达了诗人对莫与伦文学才华的怀念。

第三句和第四句分别引用了马卿和狗监的典故。马卿指的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他原本是官吏,但因为文才出众,后来得到了推荐,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狗监是汉朝负责推荐人才的官职,这里用来比喻能够提携人才的伯乐。诗句说的是莫与伦已经像司马相如一样才华出众,但没有人愿意像汉朝的狗监那样推荐他,暗示了莫与伦才华被埋没的遗憾。

第五句“旷达嗣宗贫嗜酒”,这里提到的是嵇康,他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以旷达不拘的个性著称,但生活穷困,又好酒。这里用嵇康来形容莫与伦有旷达的个性,但生活可能并不富裕,还喜欢饮酒。

第六句“清高元晏老耽书”,元晏是出自《世说新语》中的一个虚构人物,他以清高的性格和老年的嗜书闻名。这里用来形容莫与伦清高且酷爱读书。这句话体现了对莫与伦人格魅力的肯定。

最后一句“南州人物今如许,深惜霜林一夜疏”,这里提到的是南州的人物,也就是指南方的人才。一夜之间,霜林中的树叶都被寒霜打落,比喻的是人才的离去如同叶子被秋风扫落一般,让人感到惋惜。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莫与伦离去的深深遗憾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才华被埋没的感慨,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胡榘

胡榘(1164-1224),江西庐陵人,宋抗金名臣胡铨之孙。淳熙十四年(1187),24岁的胡榘以监庆元比较务摄任(暂代)象山县令,监比较务是州衙监管各县酒务(当时酒类属国家专买)的职事官员。淳熙十五年,李孟传就任象山令,胡榘去职。可就在十四年秋,胡榘到象邑之西山(西谷)赏丹桂,赞叹之余,引发诗兴,写了一首《咏丹桂》,在宽阔的联想和想像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丹桂的风采。“象山县令诗咏象山花”成了一时传闻,此诗也不胫而走,被广泛传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