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苦热赋何处堪消暑四首效香山体 其四

何处堪消暑,暑消僧阁边。
松风洒翠壁,鸟影度湖天。
蔬食安清俭,棕鞋学静便。
南屏让师在,怀我定殷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消暑的闲适场景,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直接点题:哪里最适合消暑呢?就在寺庙旁边。简单一问一答,带出全诗主题。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清凉图景:松树间的凉风吹拂着青翠的墙壁,飞鸟的影子掠过湖天相接之处。吃着简单的素食,穿着轻便的草鞋,过着清净俭朴的生活。这些画面共同营造出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

最后两句提到南屏山的僧人,说对方一定也在想念自己。这种跨越空间的思念,给清凉的画面增添了一丝人情味,让整首诗更有温度。

全诗妙在把"消暑"这件平常事写得富有诗意,通过松风、鸟影、蔬食等具体意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远离酷暑的惬意。诗人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实的语言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这正是白居易"香山体"平易近人风格的体现。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