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送蒋伯羽

不扫仙坛借隐居,扁舟南下意何如。
十年藩府趋帷幄,千里山河倦尺书。
怪事只今看失马,前程未用叹枯鱼。
病躯不得临岐别,搔首东风柳影疏。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友人蒋伯羽时的复杂心情。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隐居与远行 开篇用"仙坛""隐居"描绘蒋伯羽清高的品格,像仙人一样不染尘埃。"扁舟南下"的比喻既写实又充满诗意,让人联想到一叶小舟独自远行的画面,引发对友人未来境遇的关切。

2. 仕途沧桑 "十年藩府"四句道出友人官场沉浮:十年间在官府奔走效劳,千里山河都走遍却已厌倦文书工作。"倦尺书"三字生动传达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就像现代人常说的"职场倦怠"。

3. 人生智慧 "失马"用塞翁失马的典故,劝慰友人不要把眼前挫折看得太重;"枯鱼"典故则提醒不必为前途过分忧虑。这两句如同过来人的经验谈:坏事未必真坏,未来仍有希望。

4. 病中送别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因病不能亲自送行,只能遥望风中柳影寄托思念。这个画面充满电影感——稀疏的柳枝在春风中摇曳,如同诗人无法言说的牵挂,比直接说"舍不得你走"更含蓄深情。

全诗妙在将仕途感慨、人生哲理与真挚友情完美融合,没有夸张的辞藻,就像老朋友聊天般自然,却在平淡中见深情。特别是结尾的春风柳影,让整首诗的离愁有了具体的画面,读来余韵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