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有力的语言,道出了洛阳城的历史沧桑。
前两句"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蕖旧帝京"描绘了一幅衰败景象:如今的洛阳城笼罩在烟雨愁云中,曾经华丽的宫殿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奈华生"三个字特别传神,表达了繁华逝去、无可奈何的感慨。
后两句"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最直白的语言告诉我们:想要了解历史兴衰的规律,只要看看洛阳城就够了。这里洛阳城不仅是具体城市,更成为了历史变迁的象征。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景象引发思考,让读者通过一座城的变迁看到历史规律
2. 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最后两句像朋友聊天般自然,却道出深刻哲理
3. 把大道理融入小场景,让普通人也能理解历史兴亡的沉重主题
诗人没有说教,而是让我们通过洛阳城的今昔对比,自己体会"盛极必衰"的历史规律,这种写法既生动又发人深省。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