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苏轼在困顿生活中的一次小确幸。
前两句说:因为北方运粮的船没来,导致米价贵得像珍珠,我已经半个月没吃饱饭了。这里用"米如珠"的夸张说法,生动表现了粮食短缺的窘境。
后两句笔锋一转:明天邻居家要祭灶神,按照习俗会准备鸡肉和酒,肯定会分给我吃的!"定膰吾"三个字透着孩子般的期待,明明是很小的事,却让饿肚子的人充满希望。
全诗妙在两点:
1. 用对比手法,前半写困苦,后半写期待,突出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
2. 语言特别接地气,像在跟朋友聊天,把祭灶分肉这种日常小事写得趣味盎然
苏轼最厉害的就是能把穷日子写得这么有滋味,让人读着不觉得苦,反而被他乐观的精神感染。这种在困境中保持幽默感的能力,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