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赴任的温情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两句用"空色青苍""寒日明"的冬日景象开篇,营造出清冷而明亮的送别氛围。"迟迟携手"这个动作细节特别动人,两人依依不舍地牵手走出柴门,把离别时的不舍都融在这个慢动作里。
中间四句道出诗人的人生境遇:长期贫困导致朋友稀少,如今年纪渐长,更经不起离别孤独的折磨。这里"渐老不禁离索情"说得特别真实,就像现代人说的"年纪大了更怕孤单"。
后四句笔锋转向友人赴任的旅途和前程。诗人想象友人乘船夜泊、到任时江边春草已生的场景,画面感很强。最后两句是暖心叮嘱:当地官员都很有才干,但请他们别忘了我们家族的好名声。这里的"吾宗"既指诗人家族,也暗含对友人品行的肯定。
全诗就像冬日里的一杯温酒,既有送别的淡淡忧伤,又饱含对友人的殷切期望。诗人用"寒日""春草"的自然变化,巧妙串联起离别的愁绪与新生的希望,让普通的送别场景有了更深的生命感悟。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