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校思乐亭对酒

高斋俯远山,烟树疑无地。
急雨破微晴,馀春起秋思。
念彼荷蓑人,原田各趋事。
劳生有近功,实务非清议。
而我独何为,穷年守经笥。
讲授信多娱,抚躬祗自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里,诗人在亭子中喝酒观景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开篇四句是写景:从高处的书斋远望,烟雨中的树木模糊不清,仿佛与大地融为一体。突然的急雨打破了短暂的晴朗,春末的雨景却让人莫名产生了秋天的愁绪。这里用"急雨破微晴"的强烈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中间四句由景及人:诗人看到披着蓑衣的农人们在田间忙碌,联想到普通人都在为实际生计奔波。这里"劳生有近功"是说普通人追求的是眼前实在的收获,"实务非清议"则指出他们关注的是实际事务而非空谈。

最后四句转向自我反思:诗人自问为何整年埋头书堆,虽然教书讲学也有乐趣,但抚心自问时仍不免叹息。这里的"经笥"指装经书的箱子,代指学问;"抚躬祗自喟"生动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矛盾心理。

全诗通过雨景—农人—自我的结构,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典型矛盾:既向往田园生活的朴实,又难以割舍学问追求;既羡慕普通人的踏实生活,又不愿放弃精神追求。这种真实而复杂的心境,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