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

有书有史聊遮眼,半瓦半茅还是家。
莫道幽人无受用,铜瓶遍插木犀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却自得其乐的隐士生活,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情趣。

前两句"有书有史聊遮眼,半瓦半茅还是家"写物质条件:虽然住的是半瓦半茅的简陋房子,但有书籍可以阅读消遣。这里的"遮眼"不是真的挡住眼睛,而是说用读书来转移注意力,暂时忘却生活的困苦。诗人用轻松的语气说:破房子好歹也是个家呀。

后两句"莫道幽人无受用,铜瓶遍插木犀花"是转折:别以为隐居的人不会享受生活,你看我铜瓶里插满了桂花呢!"幽人"指隐居的人,"受用"就是享受。诗人用插花这个细节,展现了在清贫中发现美的能力。

全诗的精髓在于:生活可以简单,但不能缺少情趣。房子破旧没关系,有书读就行;日子清贫不要紧,有花赏就开心。诗人用桂花这样普通却芬芳的植物,象征了朴素生活中的高雅情趣,传递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生活热情的态度,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境。

陶梦桂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予订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