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马四图 其四

背上青毛玉作团,圉人欲控更回看。
春风几度长楸草,不见交河雪满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马的形象和它背后的故事,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

第一句:“背上青毛玉作团”,意思是马的背上长满了青色的毛发,看上去就像是玉团一样光滑漂亮。这匹马外表非常美丽。

第二句:“圉人欲控更回看”,圉人是古代管理马匹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圉人想骑上这匹马,但看到马的美丽外表,又犹豫了,想再仔细看看。

第三句:“春风几度长楸草”,这里春风指的是时间的流逝,长楸草指的是生长在楸树下的草。这句话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而这些时间里,马一直在这片草地上生活。

最后一句:“不见交河雪满鞍”,交河指的是一个地名,在古代是边疆地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已经过了很多次春天,但马并没有被送到边疆见雪满鞍的艰苦环境。

整首诗通过描写一匹美丽的马,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马的命运,充满了对马的赞美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马的美丽和它的命运形成了一种对比,给人以思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