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莺

百喙吟春不暂停,长疑春意未丁宁。
数声绿树黄鹂晓,如笑从前著意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日清晨,通过鸟鸣声传递出对春天的细腻感受。

前两句写春天里百鸟不停地鸣叫,让人感觉春天似乎还没完全准备好,还在反复确认自己的到来。这里用"丁宁"(反复叮嘱的意思)来形容春天的小心翼翼,把春天拟人化了,特别生动。

后两句镜头聚焦到绿树间的黄鹂鸟,它们的鸣叫声让诗人恍然大悟:原来春天早就在那里了,只是自己之前太刻意去寻找,反而错过了最自然的春意。最后一句"如笑从前著意听"特别妙,像是黄鹂鸟在笑话诗人之前太较真地寻找春天。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声音写春天,鸟鸣成了春天的代言人 2. 写出了一种生活哲理 - 美好的事物往往就在身边,太过刻意反而容易错过 3.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春天本身一样让人舒服

诗人没有直接说春天多美,而是通过听鸟鸣的感受变化,让我们体会到发现春天的那种惊喜,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陆九渊

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