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雨中同靳熊封儿至过沧浪亭二首 其一

客有来南国,亭因问北埼。
三人同策杖,一雨恰沾衣。
溪水春全涨,梅花湿不飞。
观鱼高韵在,临眺独依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雨中与友人同游沧浪亭的闲适场景,充满自然意趣和人情温暖。

前两句交代背景:一位从南方来的客人(靳熊封)与诗人父子同游,特意探访这座临水的亭子。"问北埼"暗示亭子位于水边拐角处,为后文观鱼埋下伏笔。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游园过程:三人拄着竹杖漫步,恰好遇上细雨沾衣的雅致。春雨让溪水涨满,打湿的梅花不再随风飘散——这里"湿不飞"三字特别精妙,既写实又富有诗意,把雨打梅枝的静态美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抒发情怀:他们像古人庄子那样悠闲观鱼("高韵"指高雅情趣),临水远眺时流露出依依不舍之情。这个结尾把简单的游园活动升华成具有哲学意味的生活体验,让人感受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全诗用词清新自然,像"策杖""沾衣"这些动作描写很有画面感,而"春全涨""湿不飞"的对仗又显出精巧构思。诗人通过雨、溪、梅、鱼这些典型意象,把江南春雨的湿润感和文人雅集的惬意感完美融合,读来仿佛能闻到雨中梅花的清香,听到溪水涨溢的声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