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云山欲雨的朦胧画面,用简单的语言传递出微妙的自然之美。
前两句"白云不作雨,作雨但霏微"说:看似要下雨的白云,最终只落下细密的小雨。这里用"不作雨"和"但霏微"的对比,写出了天气变化中的意外感——本以为会大雨倾盆,结果只是细雨蒙蒙。
后两句"长罨青山路,唯教翠湿衣"继续描写:细雨长时间笼罩着青山小路,只打湿了行人的衣衫。"罨"字用得巧妙,把细雨笼罩山路的动态感写活了。最后"翠湿衣"三个字特别生动,既点出细雨打湿衣服的感觉,又用"翠"字暗示被雨水浸润的青山绿意仿佛也染上了衣服。
全诗最妙的是把"欲雨未雨"的微妙状态捕捉得恰到好处。诗人没有直接写大雨倾盆,而是聚焦在细雨蒙蒙时,云雾与青山交融的朦胧美。这种含蓄的表达,让读者能感受到山中细雨那种湿润、清新又带着几分惆怅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