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赵源仲的回应,表达了诗人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和对当前社会风气的看法。我们来逐句分析它的内容:
1. 人到中年万事慵,我今况是六旬翁。
- 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当人踏入中年时,往往会感到对很多事情都显得懒散和不那么在意了。尤其是到了六十岁的年纪,这种感觉更为明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已经迈入老年,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热情和热忱。
2. 归心已薄西湖水,馀力重修古泮宫。
- 这两句用“西湖水”象征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而“古泮宫”则指代古代的学校或教育场所。诗人说他对那种平静的生活已经失去了兴趣,转而愿意用余生的力量去修复或整理一些古老的教育场所,强调的是他对传承文化和教育事业的重视。
3. 官里简书尤可畏,案头笔砚岂无功。
- 这两句用“官里简书”指代官场上的条文和规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条文的敬畏。而“案头笔砚岂无功”则是说书桌上那些看似平凡的笔和墨其实也有它们的作用和价值,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文化或教育方面做出贡献,而不是完全沉浸在官场的规则中。
4. 迩来士习殊轻峭,愿与醇儒振义风。
- “迩来”意为“近来”,“士习”指的是士人的风气,这里诗人提到近来士风变得相当轻浮,缺乏严肃性。诗人希望与那些学养深厚、修养良好(“醇儒”)的人一起努力,振兴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
总的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中年生活的感慨,以及希望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做出贡献的心愿,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风气的一种忧虑和期望改善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