畦桑词

编竹为篱更栽剌,高门大写畦桑字。
县官要备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
桑畦有增不可减,准备上司来计点。
新官下马旧官行,牌上却改新官名。
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五十衣帛无冻者。
今日路傍桑满畦,茅屋苦寒中夜啼。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畦桑词》。

这首词描绘了关于桑树种植和乡村生活的场景。让我们逐句解析:

1. “编竹为篱更栽剌,高门大写畦桑字。”
这句描述了乡村的景象,农民用竹子编织成篱笆,并且在明显的地方栽种了桑树,门上大大的写着“畦桑”二字。从中可以看出农民对桑树的重视。

2. “县官要备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
这里提到县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但仍然不忘催促村民种植桑树。可能暗示着当时桑树种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活动。

3. “桑畦有增不可减,准备上司来计点。”
这句说明农民种植的桑树数量是有要求的,不能减少,并且要做好准备应对上级的检查和统计。

4. “新官下马旧官行,牌上却改新官名。”
这句描述了官场的人事变动,无论是新官还是旧官,都需要确保桑树种植的工作顺利进行。牌上虽然换了新的官员名字,但工作的要求并未改变。

5. “君不见古人树桑在墙下,五十衣帛无冻者。”
这里作者通过对比古代和现在,表达了对古代人民种植桑树、生活无忧的怀念。在古代,人们在墙下种植桑树,以此制作衣物,达到五十岁的年纪还能有衣帛穿,不会受冻。

6. “今日路傍桑满畦,茅屋苦寒中夜啼。”
最后一句转向现实,虽然今天路旁种满了桑树,但农民的生活依然艰苦,茅屋中的人在寒冷的夜晚因为生活困难而哭泣。这里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农民的同情。

总结:这首词通过对桑树种植的描述,反映了乡村的生活面貌和农民的辛劳。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整首词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深入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