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这种远离尘嚣、自在随性的向往。
开头两句直接点出主题:诗人非常羡慕那位住在水边的隐士(史处士),他高雅脱俗的诗情却无人真正理解。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隐士生活的美好,二是这种超然境界很难被世俗理解。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具体展现隐士的日常生活: 1. 在石楼上久久地抚琴等待月亮升起 2. 在渔港迎着微风悠闲垂钓 3. 隐居处落花铺满小路 4. 旧居附近野火偶尔烧到篱笆 这些画面既有风雅(弹琴赏月),又有野趣(钓鱼看花),还有一丝寂寥(野火近篱),共同勾勒出一个与世隔绝却充满诗意的世界。
最后两句转向现实:自从在松树下分别后,就再没隐士的消息,但诗人期待着哪天能再次穿上木屐去追随他。这里的"蹑屐随"三个字特别生动,仿佛能看到诗人轻手轻脚追随隐士的样子,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
全诗妙在不用深奥词汇,就像用几个短视频片段(弹琴、钓鱼、花径、野火),就把隐士生活的闲适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那个"想追随"的结尾,让所有向往田园生活的人都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我们现代人偶尔也想逃离城市、归隐山林的心情吗?
伍乔
伍乔,生卒年月不详,南唐庐江人(今安徽省中部偏南、巢湖西南岸),自幼入庐山国学,工诗文。南唐保大元年(943)以《八卦赋》中进士第一,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后官歙州通判、考功员外郎。年70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