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州城下作

野霭初收见远汀,数株杨柳是官亭。
渔人各晚各归去,一阵风来钓具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傍晚图景,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远景:傍晚的雾气渐渐散去,露出远处水中的小沙洲,几棵杨柳树旁立着供人歇脚的官亭。这里用"野霭初收"四个字,就让人仿佛看到暮色中雾气流动的画面,而"杨柳官亭"的搭配既点明地点,又暗示这是行人往来之处。

后两句转写近景:打渔的人们趁着天还没全黑各自回家,忽然一阵风吹来,带着鱼腥味和钓具的气息。这里"各归去"三个字生动表现了渔人结束一天劳作后的散场场景,而"钓具腥"这个细节尤其精妙——不用直接描写鱼获,单凭这个气味就让读者联想到渔民满载而归的画面。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下的短视频:镜头先由远及近,从朦胧的江面推到杨柳亭,再定格在归家的渔人身上,最后甚至让观众通过"风来钓具腥"这句闻到画面里的味道。这种多感官的描写方式,让平凡的日常场景变得鲜活可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