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玉笔山

温润刚廉具双德,千年古物黝而泽。
介绍管城友即墨,挥毫秀发资芸席。
笔阵文澜两无力,砚左坐对多惭色。
照映如近裴叔则,道筦天倪示微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块古老的汉玉笔山(古人用来架毛笔的文房用具),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

前两句说这块玉同时具备"温润"(柔和光泽)和"刚廉"(坚硬正直)两种美德,虽然历经千年表面已经变黑,但依然散发着光泽。就像一位德才兼备的君子,岁月只能改变外表,无法磨灭内在品质。

中间部分把笔山比作文人的好朋友:它安静地陪伴在砚台旁边("管城"是毛笔的雅称,"即墨"指砚台),帮助主人写出好文章。但笔山自己却很谦虚,面对主人的文采("笔阵文澜"指写作才能)时显得"多惭色"。

最后用裴叔则(西晋名士,以风度仪表著称)作比喻,说这块玉就像一位高雅的君子,静静地向人们展示着自然造化的精妙("道筦天倪"指自然之道)。整首诗通过赞美玉器的品格,实际上是在歌颂文人理想中"外柔内刚、谦逊有德"的君子风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