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征鞍带月,浓露沾襟袖。马上轻衫峭寒透。望翠峰深浅,忆着眉儿,腰肢袅,忍看风前细柳。别时频嘱付,早寄书来,能趁清明到家否。这言语,便梦里、也在心头,重相见、不知伊瘦我瘦。纵百卉千花已离披,也趁得、酴醿牡丹时候。

现代解析

这首《洞仙歌》写的是一位远行之人对家中爱人的思念,情感细腻动人,读来仿佛能看到一幅月下策马、露湿衣衫的羁旅画面。

上片写旅途孤寂,触景生情: 开头三句像电影镜头——月光下骑马赶路,寒露打湿衣袖,单薄的衣衫挡不住夜风。这冷不仅是身体的冷,更是心里对温暖的渴望。接着由"翠峰深浅"联想到爱人的黛眉,由风中细柳想到她纤柔的腰肢,这种联想特别自然,说明他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对方。

下片写相思成疾,归心似箭: "早寄书来""清明到家否"这两句叮嘱,活画出离别时爱人揪着他衣袖反复交代的场景。最动人的是"梦里也在心头"这句,说明思念已经深入骨髓,连做梦都在重温这些话语。最后"不知伊瘦我瘦"的担忧特别真实——相隔两地的爱人,都在为彼此憔悴。结尾提到百花凋零也要赶在荼蘼(春末夏初的花)和牡丹盛开时归来,既点明时间,又暗含"就算错过整个春天,也要抓住最后花期与你重逢"的深情。

全词妙在把抽象思念具象化:用月夜、山峰、柳条这些眼前景,自然过渡到眉黛、细腰、叮咛这些心中事。最后用"赶花期"这个意象,把归心似箭的心情写得既诗意又迫切,让人看到爱情最朴实的模样——风尘仆仆奔向有你的季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