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游览吴国古台遗址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点明地点——吴国遗留下来的古老台阁,虽然历经千年但痕迹犹存。这里用"未磨"二字巧妙暗示,历史就像被时间打磨的物件,虽然陈旧但轮廓仍在。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眼前风景:如烟的柳枝显得更加柔润,云雾缭绕让山峰看起来更多更美。诗人带着酒来登高远眺,弹琴长啸尽兴游玩。这里"贳酒"(赊酒)和"邀琴"的举动,展现了一种洒脱不羁的游兴。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昔日吴王的宫殿废墟上长满芳草,诗人望着山河不禁发出长长叹息。这个结尾突然将前面的欢快气氛转为深沉,通过"王墟"与"山河"的永恒形成强烈对比,让人感受到在永恒的自然面前,再辉煌的王朝也终将化为陈迹。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用明朗的笔调写沧桑,在欢快的游玩中突然插入历史的沉重感。就像我们现代人旅游时,前一秒还在景点开心拍照,下一秒看到古迹说明牌时,突然产生的那种时空交错感。诗人正是捕捉到了这种微妙的人类共情。
黄省曾
(1490—1540)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