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夏日,同徐方虎、周广庵、弟子昭游龙泉寺,即席有作

清和新霁,杖孤筇、野外追随上客。
望去琳宫千树里,磐响乍传遥碧。
山色当门,葵花盈砌,到此尘嚣隔。
衔杯籍草,赏心更拥图册。
谁道冠盖京华,偏容吾辈,泉石留行迹。
醉后看松过别圃,细雨沾衣将夕。
公瑾风流,伟长词赋,此会高今昔。
岑参兄弟,愿言常奉游屐。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群文人夏日同游龙泉寺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雅趣。

上片以清新笔调展开夏日画卷:雨后初晴的清爽天气里,作者拄着竹杖跟随友人(徐方虎、周广庵等)前往郊外寺庙。远远望去,金碧辉煌的寺庙掩映在绿树丛中,悠扬的钟声从青翠山林间传来。寺庙门前山色如画,石阶旁开满向日葵,来到这里仿佛隔绝了尘世喧嚣。他们随意坐在草地上饮酒,还带着书画册页欣赏——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文人雅集特有的闲适与风雅。

下片转为抒发人生感慨:谁说京城尽是达官显贵的世界?偏是我们这些文人也能在此留下足迹。醉后漫步到别院观赏松树,细雨沾衣不觉已近黄昏。这里用"公瑾"(周瑜)和"伟长"(徐干)两位历史名人比喻同游的徐、周二位友人,称赞他们既有名士风度又有文采。最后以"岑参兄弟"自比,表达希望常与友人同游的心愿——这个结尾既点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又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全词妙在将寻常的出游写得充满诗意:雨后的清爽、寺庙的幽静、葵花的明艳、微雨的朦胧,这些景物与饮酒赏画的雅趣、历史典故的化用自然融合,既展现了文人高雅的生活情趣,又透露出对官场俗务的疏离感。最打动人的是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挚友情,那种与知己共享自然与艺术之美的快乐,穿越三百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