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太一斋宫参加祭祀活动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仙气飘飘的意境。
前两句说这地方位于高高的云霄之上(形容斋宫地势高),来参加祭祀的都是朝廷重臣("禁橐"指代高官)。接下来写祭祀活动:诗人们在清冷的夜晚吟诗作赋,祭祀结束后已是秋天。这里用"素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清幽。
五六句特别精彩:写自然界的声响("爽籁")仿佛从天而降,月光下的琴声("虚弦")像是凭空出现。这两句把祭祀时的神圣氛围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仿佛能听到天籁之音。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不需要借助风的力量(暗指不需要刻意追求),自己就已经来到了蓬莱仙境。这是说参加祭祀让他感觉像到了神仙住的地方,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愉悦心情。
全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清新脱俗的意象(云霄、清夜、秋月、天籁)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氛围,把一场宗教祭祀活动写得如同仙境漫游。诗人没有直接说祭祀多神圣,而是通过环境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