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徐波

一自归空寂,前因记未真。十年馀此晤,四海更何人。

絮袅烟中月,萍移水上春。风吹灯夕梦,散入北邙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会徐波》表达了一种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沉感慨,以及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首联“一自归空寂,前因记未真”写的是自从分别后,生活归于寂静,连当初相聚的缘由都变得模糊不清。这里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怅惘,仿佛记忆也被时间冲淡了。

颔联“十年馀此晤,四海更何人”进一步点明时间跨度——十年之后才再次相见,而世间人事变迁,当年的故交还有几人仍在?这一联既有对久别重逢的感慨,也有对人生离散的无奈。

颈联“絮袅烟中月,萍移水上春”用生动的意象描绘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漂泊。柳絮在烟霭中飘飞,月亮若隐若现;浮萍随水漂流,春天悄然更替。这两句既写景,又暗喻人生的无常和漂泊感。

尾联“风吹灯夕梦,散入北邙尘”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晚风吹散了灯下的梦境,也带走了回忆,最终化作北邙山(古人常用来指代墓地)的尘土。这里既有对生命短暂的哀叹,也透露出一种超脱——无论曾经多么深刻的记忆,最终都会归于尘土。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优美,情感深沉。它没有直接抒发强烈的悲伤,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含蓄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苍凉。这种含蓄而深沉的美,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