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关于知音难觅的伤感故事,用大家熟悉的"高山流水"典故来抒发情感。
前两句说的是:伯牙的知音钟子期去世后,伯牙非常伤心(钟期一去伯牙哀),在他们曾经相遇的渎水边,现在还留着当年弹琴的台子(渎上相传就有台)。这里用"渎上"这个地名,让故事显得更真实可信。
后两句感叹:如今还有谁会像钟子期那样懂得欣赏"高山流水"这样的高雅音乐呢(流水高山谁吊古)?可当地老百姓却还在瞎传,说有人抱着琴来这里寻找知音(郡人浪说抱琴来)。"浪说"这个词用得很妙,既表达了无奈,又带着一丝讽刺。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比,表达了"知音难觅"的永恒主题。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把一个人人皆知的故事讲出了新意,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知音就像珍贵的古董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难找。最后一句尤其耐人寻味,好像在说:现在的人啊,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知音之情,只会跟风瞎传这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