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道中

淡淡东风晓雨晴,薄寒天气近清明。
华铺秀岭来春牧,烟起平田事火耕。
新柳向人偏弄色,幽花满地不知名。
驱车又过京山去,怪石纵横水有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旅途中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风景短片。

开头两句像天气预报:雨后初晴的清晨,东风轻拂,清明前的天气还带着微微凉意。这里用"薄寒"形容天气,既点明了季节(乍暖还寒的早春),又让人感受到春天特有的清新感。

中间四句是四个特写镜头:
1. 山坡上草木茂盛,牧人赶着牲畜来吃春天的嫩草("华铺秀岭"形容山岭像铺着华丽地毯)
2. 平旷田野里升起炊烟,农民正在烧荒耕作("火耕"是古代耕作方式)
3. 新柳枝随风摆动,像在向路人炫耀它的嫩绿
4. 野花开满小路,虽然叫不出名字却格外动人

这些画面有远有近,有动有静,用拟人手法(柳树"向人弄色")让景物活了起来,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最后两句交代行程:马车继续前行,穿过京山时,看到溪水在乱石间叮咚流淌。一个"怪"字写出山石的嶙峋之态,"水有声"则用声音给画面配上了背景音乐,让整首诗在清脆的水声中结束。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vlog,记录下清明时节沿途的田园风光。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柳树、野花、溪水等景物的细腻描写,自然流露出对春天的欣喜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最妙的是最后的水声描写,让读者仿佛也跟着诗人一起听到了春天的声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