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吾爱汉阴老,清风千古垂。
濯缨沧海阔,狎鸟岁阴迟。
坐即南山影,行歌招隐词。
昔贤惭识寡,幽愤自形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夜坐》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以及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感悟和内心矛盾。

首联“吾爱汉阴老,清风千古垂”直接点明主题:作者仰慕古代隐士(汉阴老),他们的高洁品格像清风一样流传千古。这里的“汉阴老”可以理解为淡泊名利的隐士代表。

颔联“濯缨沧海阔,狎鸟岁阴迟”用两个生动的画面描写隐居生活:在广阔的海边洗涤帽缨(象征保持高洁),与鸟儿为伴度过悠闲时光。“沧海阔”既写实景,也暗喻胸襟开阔。

颈联“坐即南山影,行歌招隐词”继续描写隐居日常:静坐时与南山影子为伴,行走时唱着招引隐士的歌谣。南山在古诗中常象征隐逸生活。

尾联“昔贤惭识寡,幽愤自形诗”转折表达内心矛盾:面对古代贤人,惭愧自己见识浅薄,只能将内心的幽怨愤懑寄托于诗中。这里的“幽愤”可能包含对现实的不满,或对自己未能完全达到理想境界的惆怅。

全诗通过清新自然的隐居画面与深沉复杂的情感形成对比,展现了古代文人典型的矛盾心理:既向往隐逸生活,又难以完全放下对现实的关切。诗中“清风”“沧海”“南山”等意象共同营造出超脱尘世的意境,而最后的“幽愤”又让这份超脱显得真实可信——毕竟人很难完全脱离世俗牵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