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废的昭王台遗址,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春天野草覆盖着荒废的土丘,这里据说是当年燕昭王招贤纳士的黄金台。如今昭王早已不在,当年用来招揽人才的黄金也不知去向。这里用"春草"和"荒丘"的对比,暗示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
中间四句继续描写荒凉景象:蛤蟆泉淹没在长长的山坡下,骏马的尸骨长满青苔。这时路上出现一个年轻人,扬鞭策马从尘土中走来。这里"骏骨"暗指被埋没的人才,而突然出现的年轻人则带来一丝希望。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感慨:这个年轻人摆弄着刀环,神情自信毫无顾忌。诗人由此联想到:自从郭隗(燕昭王的谋士)之后,还有谁能真正赏识人才呢?"弄刀环"的细节生动表现了年轻人的英姿,而结尾的反问则点明了全诗主旨——对当今社会不重视人才的叹息。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借古讽今,用简洁有力的语言和鲜明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现实的不满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