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汪东川祭酒所园新居

高卧园林日掩扉,先生真与俗情违。
旧因看竹人曾到,新见巢梁燕又飞。
香灺始知清昼永,庭闲细数落花稀。
何来剥啄门前客,十丈红埃未拂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园林新居中远离尘嚣的闲适生活,通过几个生活细节展现了主人清雅脱俗的精神世界。

首联写主人整日关着园门高卧,说明他刻意与世俗保持距离。"真与俗情违"直接点明主人不随波逐流的个性特征。

颔联用两个细节表现隐居生活的延续性:旧时看竹的雅士如今依然来访,新筑的房梁上又见燕子筑巢。这两个意象既表现时间流逝,又暗示主人始终保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

颈联更细腻地描写隐居时光:香烛燃尽才惊觉白昼漫长,闲坐庭院细数零星飘落的花朵。这两个画面生动展现了主人不受时间约束的悠然状态,以及细致观察自然的闲情逸致。

尾联突然转折:不知哪里来的敲门客,身上还带着十丈红尘的世俗气息。"未拂衣"三字巧妙暗示来客匆忙间连衣服都来不及整理,与主人超然物外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用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闭门高卧、看竹赏燕、燃香数花等,层层递进地塑造了一位真正远离尘嚣的隐士形象。最后用风尘仆仆的来客反衬,更突出了主人清高绝俗的精神境界。诗中"香灺"、"落花"等意象的选择,都精准地传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