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西湖(此诗又载台银本《半崧集简编》。)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摇波红雾皱,转棹绿阴斜。
四望楼亭畔,新荷面面花(江宝钗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西湖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张明信片。

开头两句"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用比喻手法,把西湖比作一幅水墨画,湖水一直延伸到远方,就像画家用笔墨轻轻点染出来的。这里"点染"这个词用得特别巧妙,既写出了西湖的自然美,又暗示了人工的雕琢。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景物:"地与三山古"说西湖历史悠久;"时来六月嘉"点明这是六月的西湖;"摇波红雾皱"写水面在阳光下泛着红光,像红色的雾气;"转棹绿阴斜"写小船在绿荫下转弯。这两句对仗工整,"摇波"对"转棹","红雾"对"绿阴",色彩对比鲜明,画面感很强。

最后两句"四望楼亭畔,新荷面面花"是全景描写:站在湖边四下望去,亭台楼阁边,新开的荷花到处都是。一个"面面"用得特别生动,让人感觉荷花不是零星几朵,而是铺天盖地地开放。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短视频:先是大全景(西湖如画),然后中景(水面和小船),最后特写(荷花)。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美景的描写,自然流露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最难得的是,虽然写的是几百年前的西湖,但今天我们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夏日的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