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

年往望空除,时来循虚至。
明两无留晷,吹万有逸气。
我行淹一周,兹辰适再值。
束发岁更七,算齿纪将二。
少怀沧洲心,壮损青霞志。
淮禽终异化,魏瓠始同弃。
五游存予欢,三费亡吾忌。
达生庶不疚,乘流随所寄。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生日》是作者在生日时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时间流逝与人生阶段 诗的开头就写时间一年年过去,像被擦除一样不留痕迹,而新的时间又悄然而至。作者说自己已经活了一轮(“一周”可能指12年或60年),现在又到了生日。他提到自己七岁束发(古代男孩成童的标志),如今快二十岁(“算齿纪将二”),从少年到青年,时间飞逝。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年轻时心怀高远志向(“沧洲心”指隐居或建功立业的理想),但长大后这些壮志逐渐消磨(“壮损青霞志”)。他用两个比喻: 1. “淮禽终异化”——淮南的橘子移到淮北就变味,暗喻环境改变初心。 2. “魏瓠始同弃”——大葫芦因无用被丢弃,暗示自己可能感到才华不被认可。

豁达的人生态度 后四句是转折:尽管有遗憾,但他选择放下执念。“五游存予欢”说四处游历能保留快乐,“三费亡吾忌”指抛开无谓的消耗(可能指名利)。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只要活得通透(“达生”),就能像顺水漂流一样,随遇而安,无愧于心。

核心魅力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道出普遍的人生体验: - 谁都会感叹时间太快,年轻时豪情万丈,现实却可能让人失望。 - 但作者最终选择接纳生活,在变化中找到平静。这种从“焦虑”到“释然”的转变,容易引发共鸣。

比喻的妙用 “明两无留晷”(阳光照不进缝隙)强调时间无法停留,“吹万有逸气”(风吹万物各有气息)暗指生命各有轨迹,用自然现象巧妙表达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