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秦始皇的暴政和后世对他的盲目崇拜。
前两句"纵欲劳民殊未已,阿房望夷相次想"直指秦始皇的荒淫无度:他沉迷享乐(纵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劳民),还妄想长生不老(望夷指求仙)。"相次想"三字活画出他一个荒唐念头接着一个荒唐念头的丑态。
后两句"后来风俗昧其由,妄说秦皇能役鬼"批判后世愚昧:人们不了解历史真相(昧其由),反而把秦始皇暴政美化成"能驱使鬼神"的神奇能力。这里用"妄说"二字,直接戳破了这种迷信的荒谬性。
全诗最妙之处在于用"役鬼"这个民间传说作对比:秦始皇的真实面目是压榨活人的暴君,后人却把他吹嘘成能驱使鬼神的英雄。这种强烈反差,既揭露了统治者的残暴,也讽刺了民众的愚昧,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