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林社集赋得王园晚斋

暝色苍茫古化城,同来结夏恰初睛。
衣披蕉石云犹润,杖引莲峰气飒清。
残照到碑看往迹,曲池流水杂经声。
漉巾到处宁辞醉,不觉东林月又生(清乾隆《光孝寺志》卷一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人在夏日傍晚游览古寺园林的闲适场景,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暮色中的古老寺院("古化城"指光孝寺),雨后初晴的夏日,大家结伴来避暑。"苍茫"二字为画面蒙上一层朦胧美感。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游园所见: - 衣服被芭蕉叶上的露水沾湿,云雾还带着湿润气息 - 拄杖行走时,莲花峰吹来的山风清爽宜人 - 夕阳照在古碑上,让人遥想前人足迹 - 弯曲的池塘边,流水声与诵经声交织

最后两句写尽兴而归:大家用头巾滤酒畅饮("漉巾"典故出自陶渊明),醉意朦胧间,不知不觉月亮已从东边树林升起。这个结尾特别生动,把文人雅士忘情山水、陶醉自然的闲适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 1. 远景:暮色中的古寺 2. 中景:游人行走在芭蕉、石碑、池塘间 3. 特写:沾露的衣衫、滤酒的头巾 4. 空镜头:最后定格在升起的明月

诗人用"苍茫""飒清""残照"等词语营造出淡雅意境,通过衣襟、手杖、碑文、水声这些具体事物,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夏日雨后的清凉和古寺的幽静。最妙的是结尾的"不觉"二字,把游玩时的忘我状态写得特别传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