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熹华岳庙碑歌
华碑汉𨽻推第一,芒夺少昊金天晶。
东追峄碑南岣嵝,光贾鼎立齐峥嵘。
商丘先生雅好古,得此善本识鉴精。
纸新字完少缺画,嗟余一见心魂惊。
此碑刻自弘农守,袁孙接迹劳经营。
延熹八年斗建已,月廿九日告厥成。
郭香察书纷聚讼,古碑谓不署姓名。
或云中郎亦罕据,笔踪惊绝要莫京。
虎螭攫拿凤飘举,长翎修鬣摩鹏鲸。
规连珠树矩泄玉,圆流方折随纵横。
按以𨽻法兼众妙,欲名一体诚难评。
祖祢上溯籀斯派,苗裔下传潮阳冰。
熹平石经尚晚出,堪与追逐称弟兄。
桓灵败德不足数,摩挲墨妙聊娱情。
吾闻太华削成五千仞,河神手擘垠崖崩。
云泉天磴閟金液,乘龙戏博多仙灵。
此碑历千五百载,呵护应烦敕六丁。
有明嘉靖遭掊弃,可惜神物归杳冥。
成毁相因固其理,世事反覆谁能凭。
不见峄山之碑焚野火,岣嵝迹秘涕泗零。
公得此本真希有,一字便足轻连城。
东追峄碑南岣嵝,光贾鼎立齐峥嵘。
商丘先生雅好古,得此善本识鉴精。
纸新字完少缺画,嗟余一见心魂惊。
此碑刻自弘农守,袁孙接迹劳经营。
延熹八年斗建已,月廿九日告厥成。
郭香察书纷聚讼,古碑谓不署姓名。
或云中郎亦罕据,笔踪惊绝要莫京。
虎螭攫拿凤飘举,长翎修鬣摩鹏鲸。
规连珠树矩泄玉,圆流方折随纵横。
按以𨽻法兼众妙,欲名一体诚难评。
祖祢上溯籀斯派,苗裔下传潮阳冰。
熹平石经尚晚出,堪与追逐称弟兄。
桓灵败德不足数,摩挲墨妙聊娱情。
吾闻太华削成五千仞,河神手擘垠崖崩。
云泉天磴閟金液,乘龙戏博多仙灵。
此碑历千五百载,呵护应烦敕六丁。
有明嘉靖遭掊弃,可惜神物归杳冥。
成毁相因固其理,世事反覆谁能凭。
不见峄山之碑焚野火,岣嵝迹秘涕泗零。
公得此本真希有,一字便足轻连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对东汉《延熹华岳庙碑》的赞美之作。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通俗的语言,展现了一块汉代石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命运。
诗歌开篇就直接夸赞这块华岳庙碑是汉代隶书中的顶尖之作,光芒甚至盖过了少昊(上古帝王)的金色天空。接着用对比手法,说它和峄山碑、岣嵝碑并立,像三座高峰一样巍峨壮观。诗人说自己偶然见到朋友收藏的碑文拓本,虽然纸张崭新但字迹完整,让他一见就激动不已。
中间部分详细描写碑文的书法艺术:字体像猛虎蛟龙般雄健,又像凤凰展翅般飘逸,笔画圆转方折变化多端。诗人认为这碑文融合了各种书法的优点,甚至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家。他用"乘龙戏博多仙灵"这样的比喻,把书法比作神仙游戏时留下的神迹。
最后诗人感慨石碑的命运:虽然历经1500年受到神灵保护,但在明朝嘉靖年间遭到破坏。他用"峄山碑被野火烧毁"和"岣嵝碑踪迹难寻"两个典故,表达对文物损毁的痛心。结尾说朋友能得到这个拓本实在珍贵,每个字都价值连城。
全诗通过三个层次:先是直接赞美石碑的艺术成就,然后用丰富比喻描写书法之美,最后抒发对文物命运的感慨。诗人将专业的书法鉴赏转化为形象的诗句,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这块古碑的魅力所在。诗中"虎螭攫拿凤飘举"等比喻既生动又贴切,即使不懂书法的人也能想象出字体的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