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浦冬渔行

长淮冬涸成沟渠,风雪夜折荒洲芦。
小船冲冲凿冰去,冰面跃出黄河鱼。
冲寒捕鱼作渔户,手足皲瘃无完肤。
三时转徙一冬复,渊薮偶寄蜗牛庐。
无田不得事农业,有水尚欲输官租。
自从十年淮泗满,平地下受滔天湖。
谁驱鳞介食人肉,漏网幸脱鸾刀诛。
得时鼋鼍聚窟宅,失势鲂鲤充庖厨。
眼前竭泽有馀憾,取快报复聊须臾。
但看明年春水上,鱼鳖又占居民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淮河渔民在寒冬捕鱼的艰辛生活,同时暗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开篇用"长淮冬涸成沟渠"等四句,生动展现了严冬景象:干涸的河床、折断的芦苇、凿冰捕鱼的小船、跃出水面的黄河鱼。这些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中。

中间部分"冲寒捕鱼作渔户"等八句,道出了渔民的悲惨处境:手脚冻裂、居无定所、无田可种却还要交税。特别是"十年淮泗满"四句,指出洪水泛滥让百姓流离失所,暗讽官府不顾民生。

最后"得时鼋鼍聚窟宅"等八句,用鱼鳖的境遇作比喻:得势时作威作福,失势时沦为食物。诗人感叹这种"竭泽而渔"的报复性行为只能带来短暂快感,预言来年洪水时鱼鳖又会侵占民居,暗示社会不公的循环。

全诗通过渔民生活这个切入点,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批判了官府压榨和社会不公。诗人用鱼类的命运隐喻人间百态,既有对弱者的同情,也有对权势者的讽刺,语言质朴却寓意深刻。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