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静海

县郭依春水,牵船过夕阳。
行行芳草路,不断梨花香。
云气湿垂雨,风声柔剪桑。
低徊双燕子,有梦入雕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次静海》,主要描绘了作者在静海县所见的美景以及内心的感受。接下来我将为您逐句分析:

1. “县郭依春水”:这句描述了静海县的城郭旁边有清澈的春水环绕,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

2. “牵船过夕阳”:夕阳西下时分,作者看到了有船只从水面经过。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傍晚景色,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3. “行行芳草路”:这里有一条芳草萋萋的小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芳草象征着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和质感。

4. “不断梨花香”:在芳草路上,作者闻到了梨花的花香。这暗示了春天已经到来,万物复苏,梨树上的花朵盛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5. “云气湿垂雨”:天空中的云气湿润,似乎随时都会下雨。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湿润感,也预示着春天的气息和季节的变化。

6. “风声柔剪桑”:风的声音轻柔,仿佛是在修剪桑叶。这里描绘了春天的风轻柔而温暖,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

7. “低徊双燕子”:有一对燕子在低空飞翔,似乎在寻找自己的家。这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燕子的出现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8. “有梦入雕梁”:最后,作者提到自己怀揣梦想,希望像燕子一样找到一个栖息之地。这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总的来说,《次静海》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和表达内心感受的诗。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静海县春天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魅力。

吴雯

(1644—1704)山西蒲州人,字天章,号莲洋。诗得王士祯揄扬,声名大噪。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有《莲洋集》。

0